陈氏大宗祠 www.csdzc.org 了解陈氏文化,陈氏族谱,陈氏家族,颍川陈氏,陈氏宗谱!

陈氏宗祠解说词【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】

陈氏源流 admin 3584次浏览 已收录 扫描二维码

各位朋友,大家好!欢迎来到陈家祠堂参观。大家可能会感到奇怪:这大门的墙上明明写的是“朝阳宫”三个字,难道一个祠堂还会用宫殿来命名?没错,这地方原本是凤凰陈姓家族的祠堂,当地叫做陈家祠堂。80年代初,有关部门把“陈氏宗祠”改名为“朝阳宫”,有点“破四旧”的意味。不过新名字的含义也不错,我们知道,对于一些非常华丽、气派的建筑,往往都用宫殿来比喻和形容。在凤凰古城所有的祠堂中,陈家祠堂保存得最完整、最漂亮。而且,正好是座西朝东,面向太阳升起的东方,所以“朝阳宫”这个名字还是很贴切、很吉祥的。

现在,就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它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。

陈氏宗祠解说词【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】

  陈家祠堂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建筑:西为正殿、东为戏台、南北为包厢,总占地面积约540平方米。这个祠堂的门墙是牌楼式建筑,高8米多,与两边及后面的院墙相连接,形成一圈封闭式的围墙。门墙粉刷成朱红色,跟北京故宫红墙一样的颜色,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制与凤凰其他祠堂都不相同。我们知道,牌楼(牌坊)从一定意义上讲,是中国传统道德、礼教的一个象征性建筑符号,是儒家文化的载体。历史上修建牌楼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树立道德楷模,以此熏陶教育人们要忠君爱国,要讲气节,要孝悌,要贞节,要仁义,要行善积德等。其次,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红墙是权威、尊崇的显示,除了皇家建筑以及具有很高地位的寺庙之外,一般是不能用红墙的。由此可见,陈家祠堂的建设者不是寻常之辈,在建设之初就赋予了这个祠堂道德教化的权威和功能。

此外,陈家祠堂这座牌楼式建筑,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载体,

大家可以看见在大门左右的墙面上,各有6幅用堆塑工艺绘制出来的

浮雕图案,图案中有古代称为“岁寒三友”的松、竹、梅;有荷花、春燕、白鹤等寓意吉祥的动植物以及人物故事、山水风光。一幅幅图案,生动地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浓郁的民风民俗。虽然经过历史的沧桑,但至今仍以其特殊的艺术形象装点古城。

进入大门,从戏台下穿过,就到了祠堂的庭院。院子的面积大约有270平方米.地面用当地出产的红砂石块铺设得整齐有致。院子的上首是祠堂的正殿,一栋三间,砖木结构建筑,正殿宽12.6米,进深9米,前檐下面有1.2米宽的走廊连接两边的廊房。正殿的台基用精雕细钻的红砂条石浆砌,台基的正中位置有半圆形石阶9级下至庭院。正殿靠院子这一面都是花格门窗,中间这一间是圆形拱门,拱门四周装饰冰纹花格。在中国古建筑中,门窗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,在古人眼里,门窗有如天人之间的一道帷幕。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花窗花板,集富贵之相,儒雅之风于一身,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又雕工精美,给人以很高的艺术享受,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高度的装饰实用性。

陈氏宗祠解说词【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】

  正殿屋顶两边的山墙超过了屋面,叫做封火墙,它的作用是一旦房子失火了,可以阻止火势向两边的房屋漫延。凤凰古城的民居基本上都是这种建筑格式,但民居封火墙墙顶是平直的,而这个祠堂的封火墙顶却是半园形两端上翘,这种样式叫锅耳形,它的形状像铁锅的耳朵,我们当地叫做“猫拱”,像猫把背拱起来的样子。这种形状线条优美,起伏变化,不但美观,而且它是仿照古代的官帽形状修建的,寓意前程远大。锅耳墙不但大量用在祠堂庙宇的山墙上,一般百姓的住宅也常用。

院子左右两边各建一栋两层廊房,上层为看戏的包厢,下层为廊道。正殿对面建有戏台一座,戏台背靠门墙,通高7.6米,台下离地2.1米,用作通道;台上高3.5米,宽5.2米,深5米。戏台正壁作为天幕,有福禄寿三星的彩绘图像;它的天花板,也叫“藻井”——藻井是古建筑室内顶棚高级装修艺术的一种——正中一格彩绘蟠龙,其余八格彩绘《三国演义》中的“古城会”、“三英战吕布”等戏剧人物八幅,一幅一典;藻井周围彩绘牡丹、荷花、菊花、梅花四时花卉。

陈氏宗祠解说词【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】

  戏台的屋顶不但华丽壮观,而且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。我们中国的古建筑非常注重屋顶的建造,古建筑造型优美,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,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的“冠冕”,除了它非常重要的实用功能之外,它是整座建筑物最为醒目的地方,也是等级观念最强之处。清朝甚至把27种房屋规格,作为法律等级制度固定下来。这个戏台的屋顶叫做重檐歇山顶,这在清朝是法定等级的第二级。屋顶重檐黛瓦,飞檐翘角,檐下斗拱三层,戏台之所以用斗拱,一方而是能工巧匠的高超技术,另一方面是因为戏台属于封建制度下的高级建筑物,有着重要地位,可见在装饰艺术上也处处凸显礼制。屋顶正脊中间装饰葫芦宝顶,正脊两端名有一个龙形的装饰物,叫做“鸱吻”,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,是一种没有角的龙。汉族古建筑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。传说中的龙王是专司行雨的,口如悬河,滔滔不绝,因此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,张口吞脊,期望它能吐水灭火消灾,保佑平安,当然这只是一种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,它的实际作用是严密封固瓦垄,使脊垄既稳固又不渗水。

陈家祠堂戏台的规划修建也是很有讲究的,戏台的位置一般都在正殿的正对面,低于正殿,这种格局有它的特殊寓意。作为祠堂的组成部分,戏台所显示的伦理教化功能更如强烈,在建筑形制上要服从整体建筑的安排,在空间配置上是礼制秩序的延伸,与正殿相呼应,体现方正、庄重、礼仪。戏台上的表演也是为进行伦理说教服务的,从观戏的角度来看,祠堂里列祖列宗的神灵也享有“观戏”的最隹位置,因此,戏台的位置要比正殿低。

陈家祠堂整个建筑布局小巧精致、古朴典雅,充分展示了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。1996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最后,不能不说一说这座祠堂的建设者。陈氏宗祠是民国四年(1915年)由乡绅陈炳、陈开藩等人发动族人捐资兴建的。民国十二年(1923年)又经陈渠珍率族人扩建,形成今天的规模。前面说过了,这个祠堂的建设者不是寻常之辈,此人指的就是陈渠珍。风凰县人,是亲历清朝、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时代的“振奇之杰”。他青年时期“痛心国事”,以“国家兴亡、匹夫有责”而自励,投笔从戎,入湖南武备学堂,加人同盟会,醉心革命。毕业后援藏西征,抗英平叛,历尽艰辛,后来又回到湘西。陈渠珍博学多才,崇尚儒道,喜读老庄,兼通百家,信仰三民主义,追求博爱、平等、自由的大同社会。在那军阀混战,民不聊生的历史年代,他以“保境息民,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为职志”,推行湘西自治;以“稀有的人格精神”,缔造湘西大家庭。致力于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教育、文化、全方位的改革探索,开创了湘西工业文明,策划湘西向现代文明前进。曾“使湘西真正做到了道不拾遗、夜不闭户的理想盛世”。所以美国研究沈从文的专家金介甫、白保罗等称他是“有高尚传统道德”的“政治革新家”,影响着沅江以西的整个地区。陈渠珍在民国时期,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:靖国联军军长、湘西巡防各军统领、湖南第一区警备司令、北伐军左翼军副总指挥、国民革命军十九独立师师长、新六军军长、中央军委中将高参 、湖南省和平自救运动委员会副主任等等。他善于审时度势,一切从国家和湘西人民的利益出发,运用灵活的策略进行抗争,有退有进,屡仆屡起,直至最后胜利,成为湘西各民族自我奋斗、勇于抗争的象征。

1949年11月7日,陈渠珍在凤凰和平起义,为湘西及湖南乃至湘黔川(渝)鄂四省边区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,成为毛泽东、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很重视的一位爱国将领、统战人物,1950年6月,作为特邀代表到北京参加首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,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刘少奇、刘伯承、邓小平、习仲勋、贺龙、肖克等接见、邀宴,并为毛泽东单独接见。会上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委员,被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任命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。1952年2月,陈渠珍在长沙因患喉癌逝世,终年71岁。湖南省人民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,安葬在长沙公墓干部山。2012年7月5日,在省领导的关怀下,他的遗骨从长沙迁葬到凤凰县国家森林公园南华山上,终于叶落归根,魂归故里。

好了,陈家祠堂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,谢谢各位光临参观。


www.csdzc.org[陈氏大宗祠]转载请注明出处
陈氏宗祠解说词【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】
喜欢 (3)